护肤网络达人肌肤保养秘诀
2018-03-28 保养不是随心所欲为之
最随兴的保养观是:想保养就保养。但是,除非天生丽质,否则随兴绝对没有保障。
有一种人,喜欢随心情及经济能力购买各式保养品,使用的护肤品品牌种类有来路不明的、有名牌高价位的、有亲朋好友送的、有自己选择的、有美容师推荐的等等。使用方式则依情绪而定,有时来顿丰盛的、有时饿肚子也在度日。
也许你还年轻,可以恣意而为;但可千万要祈求老天爷疼惜,让你不要老,因为老了会很难看。
保养与否,如何决定?
所谓“保养”,最诚实的说法是“皮肤缺什么就补什么”。
换句话说,皮肤不缺的,给了也是多余。有时候还会招致其他新的皮肤问题,也就是一般所说的:“不当的使用高营养成分来保养,反而增加皮肤的负担。”
当然“什么时候该保养?”的问题,就定义在你的皮肤缺不缺养分?不缺,可以什么都不做。
常听到朋友间互问:“你是怎么保养的?”
一般人均会认为保养方法不同,可以创造肌肤美的奇迹。因此,大伙儿喜爱探究漂亮明星的保养秘招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其实保养方法,大同小异。
专业美容师可以指导你保养方法,美容专书也会告诉你,甚至姐妹们会互相教授。而你真的在效法他人秘诀之后,变漂亮了吗?
保养方法可以相同,保养成分则因肤况而异。
不论你的答案是什么,你可不能把保养的方法与保养的成分混为一谈。
因为保养成分的需求,是因人而异的。而对同样的你,不同的季节、年龄及肤况,都还有调整保养成分的空间。
所以,保养方法可以仿效他人见解,保养品的选择,则只能自己多费心了。
这么说来,你又兴趣缺缺了。因为大多数的人胆怯面对选择、不想花时间自我了解。习惯把自己的问题抛给别人,而别人就是你所谓的专家吧。
化妆品好坏,皮肤最了解
或许换个说法,可以让你有信心面对自己,成为自己的专家。其实,“皮肤会自动告诉你,什么是她要的保养品,什么是她拒绝、多余的成分。”
此话怎讲?简单举例
油性皮肤,用了过油的保养品,会有不舒服的直觉,且容易引起面疱的发生。这表示皮肤不缺油,毛孔油脂代谢受阻塞,才会长面疱。所以,你应降低保养品油度,或使用皮脂调理成分。
又例如干燥皮肤,使用的保养品保湿度不够,擦了之后,表皮性皱纹仍然爬满脸,粗糙肤质依旧。这表示保养成分要油、水一点来,也就是亲水性保湿剂的使用等级要提升,亲油性的保水油脂,则要选择具角质修复作用者。
又如粗糙肤况,使用果酸或A酸仍无法改善。那表示不只是角质肥厚的问题,应该改为维生素、氨基酸或抗氧化的护肤成分,来修复角化肌肤。
当然还有特殊问题皮肤、敏感性皮肤等等,产生的症状各不相同。
读者可先分析一下,自己过去所使用的各种保养品,以及皮肤所发生过的问题,归结自己的肤况,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保养品。
而与其上街区毫无目标地寻找品牌,倒不如先做点功课,洞悉一下,不断推陈出新的护肤成分,究竟价值如何?功效好不好?才不会一上街就又被新产品给击溃信念,任由摆布。
而至于成分的资料,直接从化妆品的广告单获得,其实并不恰当。请记住:广告是要挑起你购买的欲望,不是在做教育训练。
4.2使用保养品应用的科学概念
大部分的人都相信:便宜没好货。所以,爱面族买保养品,通常不会吝啬。
这种行为也足以证明,每个人都希望做“有效保养”,不想徒劳无功。至于“贵既是好”的逻辑,在读者看完本书之后,自会有新一层的认识。
有效率的保养,应有的配套措施
其实保养观,除了保养品的选择,应该下功夫之外,其他保养程序的配套也很重要。
所谓配套,针对化妆品的使用来说,是指卸妆、洗脸制品的选择以及避免刺激物的使用。
卸妆、洗脸产品的选择,在第一、二篇已经有详尽的阐述,在此不再赘述。
真正的护肤,不能等待皮肤出现问题,再去探讨原因收拾烂摊子,而是要相信科学提出的证据。
意即,任何有效、安全的成分,都应有科学的评估才能相信。
一些具隐性伤害的成分,因为对皮肤的负面作用不是那么的立即,所以要注意相关的研究报道。
只要有研究结论证实对皮肤不好,即应谨慎选择,不去碰那些危险的成分。
例如前面提过的碱性界面皂,你不能贪图好洗,认为先个舒服的脸,再来好好保养应该无伤大雅。
研究数据显示:碱皂是所有清洁成分中,最易与皮肤角质蛋白结合的清洁成分。角质蛋白常常因而变性,造成皮肤免疫功能减退、皮肤自体酶无法发挥有效作用。
(人间注:人间一直强调远离皂化和碱性配方,因为这两者并不是我们看上去只是呈碱性那么简单,健康皮肤虽然有自身调节酸碱的能力,但是酸碱值可以调整过来,对皮肤细胞造成的即成刺激却无法中和掉,例如我们的皮肤如果划伤,伤口会自行愈合,这是皮肤与生俱来的能力的确不假,但是愈合的伤口我们再去割伤它,这样反反复复,后果可想而知,一次的刺激对健康皮肤来讲也许没什么大碍,但是长期的刺激积累,造成的皮肤伤害是可预见的。皂碱,碱性是表面的现象,对皮肤最构成伤害的却是与角质蛋白结合这样的原理,大家也都知道蛋白质在我们的皮肤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,皂碱与角质蛋白结合而造成蛋白变性,这才是最实质的伤害,让健康的细胞变性失去活力)
你若能预先了解到这些可能的伤害,相信下次要使用之前,会三思而行了。
至于避免使用刺激物的意思是:不要过度使用具特殊疗效的产品。若必须使用,也要经过选择。
像是防晒成分、美白成分、抗痘成分、去角质成分等,都潜藏着危机。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保养品,充斥在市面上。
所以,心态上不能认为能美白就好;可以治疗痘痘,多贵我都愿意。后续的保养品剖析单元,会陆续提到这些不为人知的刺激成分。
有好成分,为什么没有好效果?
在这,你一定碰过这样的现象:两种成分标示几乎相同的保养品,使用评价就是不一样。
所说的成分相同,指的当然是化妆品DM上所标榜的营养成分。
譬如说:大家都认同珍贵的胎盘素、神经酰胺(Ceramide)、维生素A酸,但有的品牌使用后,肤质并无明显改善。
这种现象,除了与添加的浓度比例有关之外,还与是否加入协助吸收的促进剂有关。
保养品若能速效,品质口碑自然不胫而走。
各厂家所使用的速效手段并不相同。最低层次,也是最常见于一般保养品中的手段是:加入合成酯类。
绝大多数的合成酯,对细胞都不具正面的保护价值,甚至可以说,对皮肤健康有害者不少。
使用高级保养品,最好先筛选、滤除十四酸异丙酯(Isopropylmyristate)及十六酸异丙酯(Isopropylpalmitate)。这两种酯类,目前负面报道不少。更小心的做法是:不使用含有合成酯类的高级保养品,不让皮肤承担受损的风险。
有效保养的帮手
也许你会产生疑问:为什么加入合成酯,就会有速效呢?
事实上,这一类成分可称之为“穿皮吸收促进剂”。在外用药膏的应用上,穿皮吸收促进剂的使用,使极为普遍的。
有些皮肤疾病用药,很难穿越皮肤障壁,为了传递药物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,所以制药业同时研发、寻找强效穿皮吸收促进剂。
读者必须了解:药物与保养品的使用目的是不同的。前者重在治疗,只要能有效治疗疾病。穿皮吸收促进剂,本身是否护肤的考虑是可以被忽略的。
保养品的目的,则是在创造肌肤美,当然不能不考虑速效促进剂本身的安全性。
未来化妆品所使用的促进剂,应会朝精油的添加来发展。读者可以多注意这些优质的成分。
精油属于单环萜烯(Terpenes)化合物,也有极佳的促进效果,加在保养品中还可替代香料,具自然之芳香。像是柠檬、薄荷精油,都极被推荐。
(人间注:作者应该知道柠檬和薄荷对皮肤都是有一定刺激的,上面这句话让我费解,为何不推荐其他精油?)
分龄保养与依肤质保养
分龄保养有必要:
化妆品依不同年龄层的需要来设计,除了网罗所有可能的商机之外,确实有分龄使用的必要。
但分龄使用,在彩妆制品上就较具弹性。
彩妆类制品的使用,较为明显的差别是:不同年龄层惯用的颜色不同。色彩可以表达年轻、成熟或妩媚。但色彩化妆品,在不涉及保养目的的前提下,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,并没有分龄的绝对性。
并非每一种化妆品都得分龄
真正必须分龄的化妆品,不是清洗类或彩妆类制品,而是保养品。
电视上的广告曾这样宣传:“使用某保养品后,肌肤变得像婴儿般细致柔嫩。”以及“使用婴儿保养品后,肌肤回复如婴儿般细致。”这两则广告,前者可视为夸大不实,后者却严重错误。
保养品可以创造优质肤触,但指的不是要婴儿保养品。这种广告,说难听点,是没有商业道德。令消费者错以为:婴儿保养品,可以让皮肤返老还童。
基本上,有足够能力阅读本书的读者,绝对没有使用婴儿(或说儿童)保养品,就足够补充皮肤所缺养分的条件者。
所以,你若还在使用婴儿用品期待美丽,实在该踩刹车了。
不同年龄层的皮肤生理状况,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。
譬如说:10岁左右的孩童,细胞分裂能力特别旺盛,即使过度的曝晒于艳阳地下,只要终止艳日照一段时日,皮肤就能自然代谢掉黑色素,恢复原来的肤色。
这种得天独厚的状况,到了约20岁以后,就无此能力代谢复原晒黑的皮肤了。而希望能早些恢复白皙,就只能靠其他方法了。
从黑色素的代谢,可明显地表现出幼儿与成年人,代谢能力之不同。而皮脂的分泌量,则特别旺盛于青春期的年龄层。
青春期受体内荷尔蒙分泌量增加的影响,体内皮脂分泌旺盛,稍微疏于清洁,毛囊就容易堆积残败油脂。症状轻者,长黑头粉刺、油光满面;重者,则造成毛囊发炎、面疱滋生。
因此,这时期谈护理,首要清洁、除去脸上过剩、残败的油垢最为重要。
其次是选择适当的油脂调理成分、去角质成分、防面疱成分等配合使用。
三四十岁的肤况,皮肤从成熟期,转趋衰退期。
胶原蛋白、弹力蛋白、细胞间脂质、纤维芽细胞等均逐渐地减少。皮肤失去弹性,松弛、暗沉、皱纹、斑点、粗糙伴随而至。
护肤成分的需求,必须转消极的保护外界刺激为积极的补充不足。
这时既要解决已经形成的问题,又要追求亮丽的肤质。所需要的成分,当然有别于年轻肤质。
皮肤生理自然运行老化,不是否认就可以阻止的。所以,分龄保养势在必行。谁都无法自欺欺人地说:永远不老。绝对没有一种保养品,适合你一辈子使用。
不选择超龄或低龄保养品
会一直用婴儿护肤品的人,除了对肤质的改变尚未有所警觉之外,恐怕是误以为婴儿用品质纯、温和、无刺激,是最好的保养品。
同样的,喜欢使用超龄保养品的人,除了忧患意识较重之外,可能是误以为提前保养、施肥、灌溉,可以延缓肌肤老化、使肌肤更美。其实两者都不恰当。
一定要分肤质使用保养品吗?
保养的另一重点是:依肤质状况保养。
这种观念,其实已经根植在一般女性的心中很久了。不准备改变你的信念,只想在你的认知里再加入一些元素。
所谓的肤质,虽因人而异无法绝对归类,却也可大略区分为油性、中性、干性,何所谓混合型、敏感型肌肤。再搭配年龄层与个别皮肤问题,这交叉组合之后,肤况可以有十几二十种之多。
看来学问真的很大,一定要找专业美容师分析后再说了。
护肤学问真的这么大吗?站在化妆品制造的角度上来看,至少不以为然。
开门见山地说,保养品的主要成分都是一样的,就是由各种保湿成分组合而成。
保湿成分分为油性与水性两种。所谓油性肤质专用,就是将保养品中的油脂比例降低的制品。反之,油加多了,就成为干性肤质适用的保养品。
针对特别需求,可以在保养品中加入油脂调理成分、去角质的成分,或其他营养理疗成分。
保养品的卖点,往往在这些少量的添加成分上。而事实上,保养效果的差异,在于所使用的保湿成分种类上。
保养品的价格,除了反映效果差别之外,品牌、广告的附加价值也不少。
虽然每一个品牌,都为不同肤质者量身定做了配套的保养品。但是,这不等与你必须照单全收。
事实上,这些添加成分的护肤价值与需要性,并无广告所说的那么神奇。
因为,有时候看似完整的产品搭配,其实是个幌子。
这道理有点像到餐厅吃酒席,一桌可以三千、五千甚至一万元。同样是12道菜,内容虽不同,但看起来该有的都有。聪明的食客,懂得单点好菜。
读者应该知道,自己的脸是油性的或干性的,配合年龄及特别肤况,像是易过敏、长面疱、很粗糙、暗沉无光等需要,再循以下的单元,找到适合自己的保养成分与忌用成分。
这样,才不会受困于品牌之中,可以轻松地选择想要的保养品,看到期待中的效果,自信做好保养
(人间注:还是要强调书中的这句话,分龄保养,不是分使用者的年龄,而是皮肤的年龄)
4.4干性肌肤专用保养品剖析
为干性肌肤设计的保养品相当的多,一般以缺水又缺油的情况最为常见。所以,保养品成分中,除了亲水性的保湿成分外,还会使用较高比例的油脂。
或许干性肌肤者,多数能接受皮肤被一层油膜覆盖的感觉,使用后会觉得那是滋润感。
但偏偏美丽图书馆护肤品牌就碰到不少干性皮肤者,不喜欢油油的,包括自己。
一般来说,讨厌油腻感的干性皮肤,在选购保养品时会有些困难。因为绝大多数的干性肌肤用产品都偏油,造成选购上的困扰。
其实,你并不需要循规蹈矩,受制于固定模式的产品。目前有很多干性肌肤用保养品,是不油腻的。
即使同为干性皮肤,保养品也有差别
在讨论产品成分之前,应该提醒你:再确认一下肤况。
干性皮肤,可能有:1.角质偏薄,2.角质粗糙,3.易过敏起疹子,4.长面疱等个人状况。
还有年龄层的差异也要注意,20岁的干性肌肤与40岁以上的干性肌肤,选择成分上应有层级之别。
角质偏薄者,皮肤自身的保水性普遍不佳。但若保养得益,外观肤质则显得格外细致透明。所选用的保养品,以含适量油脂的乳霜类较为适合。
若考虑年龄与年老肌肤的差别,年轻者所使用的油脂可以选择不粘腻、稳定性佳的荷荷巴油、红花油、葵花油等搭配。既清爽又不会长面疱,保湿效果也足够。
年长者在油脂的搭配上,应考虑到皮肤自身修复、再生的功能已经逐渐降低,所以宜选择具修复角质效果的月见草油、琉璃苣油、夏威夷核果油等较为理想。
对于干性粗糙的肌肤,基本上若只加以保湿,不论用的是水性或油性保湿剂,都不足以改善皮肤粗糙的现象。
粗糙本身,可能因为角化异常或皮肤起疹子过敏反应后所留下的伤痕。要改善这些触感不佳的肌肤,顺其自然的等待,当然也可以。
较为积极的作法是:去角质。水杨酸、果酸、去角质酶粉等,使用在这儿效果都不错。
修复粗糙干燥肌肤,除了使用高含量的不饱和油脂之外,油溶性氨基酸、神经酰胺等成分,也是必要的选择。
干性过敏型肌肤,应有的认识
易过敏的干性肌肤,也是极为头痛的肌肤形态。
过敏型肌肤,可能是得自遗传,也可能是不当使用化妆品造成的。
无论如何,很少有消费者会到医疗院所去寻求医师,协助找出所谓的过敏原。
一般人会因为使用清洁用品或保养品,脸部起红斑或发痒等现象,而认为自己属于过敏型肤质。
其实这就是敏感的简易判断方法。因此在选择保养品时,要比一般干性肌肤多一道防线。那该怎么做呢?
护肤品品牌常建议:“过敏性肌肤或受伤肌肤,可能的话不使用化妆水,洗完脸后直接擦保养霜。”
这么建议的原因,主要是因为化妆水的成分中,经常加入可溶化剂、色料、香料、防腐剂等成分。
可溶化剂,其实就是表面活性剂。可以帮助化妆水中的保湿成分,渗入角质层。
对于健康肌肤,可溶化剂的使用,当然没有立即的不良作用。
但是,可溶化剂会降低角质层的防御能力,使成分更易于渗透。若成分中含有色料、香料及防腐剂,那么就极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了。
干性过敏型肌肤,选择保养品时,对于含果酸、维生素A酸、美白及防晒成分,都要格外注意。基本上,平时没有必要,不使用含这类成分的保养品。
此外,过敏肌肤可以更积极地选用强化皮肤自身免疫能力的成分。只有健全的防御,才能创造健康漂亮的肌肤。
干性面疱型肌肤,应有的认识
长面疱也不是油性肌肤者的专利,干性肌肤者在青春期或不当的化妆,也常见面疱的发生。
由于肌肤缺水、角质偏薄,所以保养品的选择,除了油水并重之外,应注意所添加的面疱理疗成分。
避免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的硫磺、水杨酸、雷索辛,宜选择温和抗菌的茶树精油或低浓度的维生素A酸保养霜。
以上所述,都还是笼统的概念。以下针对各类常见于干性肌肤配方中的水性保湿剂、油性保湿剂做详细介绍。读者可以从其中思考哪一种才适合自己。
水性保湿成分看这里
有关水性保湿成分,请读者再回头参阅第三篇单元4,保养用敷脸制品剖析。
最常见的水性保湿剂,是多元醇类与天然保湿因子。这两类保湿剂,分子小,对水的溶解度大,可以高比例地加入制品中。当然,价格低廉也是原因之一。
然而,便宜不一定是缺点,不要先瞧不起甘油。甘油与其他高分子型保湿剂共用时,可以让保湿效果更出色。
高分子水性保湿剂,例如生化透明质酸、胶原蛋白等。基本上因为分子量大,对水的溶解度小,以1%浓度利用,涂擦在脸上,干燥时会有脱屑现象。
所以,即使是高效保湿美容液,都需与多元醇类相混合,且所使用透明质酸的浓度,几乎无法超过0.05%。
本文章禁止转载,美丽图书馆护肤品牌(http://www.beautylibrary.com.cn/)